C919即将迎来“中国心”!趣投顾
近日,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在央视访谈中表示:“长江-1000A发动机现在进展非常良好,装国产飞机的时间?等着好消息吧!
这一消息引发了航空圈的轩然大波,虽然张院士并没有具体点明时间,但明眼人都懂,国产航发替代进口,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了。
故事始于2013年趣投顾,由于我国当时在航空发动机上技术薄弱,因此在设计C919之初,就只能先采用美法合资的LEAP-1C发动机,在其他零部件上优先实现国产替代。
但我们清楚地知道,如果发动机一直依赖进口,依然会被卡脖子。俄罗斯的MS-21客机就是先例,由于美国断供发动机,项目被迫停摆,航空发动机就像悬在国人头上的“达摩克斯之剑”,始终是我们的一块心病。
2024年,我国C919试飞成功,并实现了商业化运营,但仍有一些网友嘲讽道:C919核心的发动机不是国产,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国产大飞机。
为了争这口气趣投顾,我国研发团队很早就开始“死磕”技术,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。例如我们成功研发出了高压涡轮叶片的核心材料——纳米级单晶合金,使涡轮叶片能够在1600℃的高温下承受每分钟上万转的离心力。针对燃油喷嘴,工程师调试了上千次参数,才得以实现误差小于0.001毫米。
经过整整10年的艰苦奋斗,包括400次部件测试、2300份图纸、500多份技术报告,我们才得以研发出国产航空发动机——长江-1000A,其推力高达14.5吨,并且通过了叶片飞脱实验,已经具有了落地应用的能力。
相较于目前的LEAP-1C发动机,长江1000A推重比达到4.5,高出了整整30%,更轻质的材料,使得其油耗降低了12%。
长江-1000A的实战表现同样优异,去年运-20搭载它,圆满地完成了飞行任务,试飞员还反馈称\"推背感比进口发动机更强劲\"。
今年年初,长江-1000A在C919上也进行了试飞。虽然发现了一些问题,但张院士表示“很快解决”。如果进展顺利,长江-1000A将于今年获得适航证,2027年批量装载于C919上。
除了长江-1000A以外,我国科学家还在加紧研发它的“大哥”长江-2000。据悉,单台长江-2000性能远超长江-1000A,推力将提升近200%,高达35吨。风洞测试显示,运-40原型机配装后,可载重180吨,最大航程达12000公里。
当装载有长江-1000A的C919冲上云霄那一刻,中国在大飞机领域才算真正意义上站了起来!中国商飞终于可以与波音、空客掰掰手腕了。
航空发动机的背后不止是技术攻坚和逆袭,更是我国死磕核心技术的决心。
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